上半年光伏装机仅达四成 完成17.8GW装机目标有难度?

[新竹市] 时间:2025-04-05 10:02:56 来源:依山傍水网 作者:吉安市 点击:180次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光伏技术的材料可用性差异显着:硅基光伏技术较为乐观,即使假设到2030年满足100%的电力需求,硅产量增长率也不会超越历史规律;而碲化镉(cdte)和铜铟镓硒(cigs)技术更为复杂,在碲和铟产量的增长不超过历史水平的情况下,到2030年这两种技术可分别满足3%和10%的电力需求,如要满足更高比例的电力需求则需要将产量增长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线缆损耗主要包含AC及OCX线缆损耗。光伏系统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损耗,其中,造成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的环节有很多,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损耗环节

上半年光伏装机仅达四成 完成17.8GW装机目标有难度?

光伏系统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损耗,其中,造成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的环节有很多,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损耗环节。2.逆变电器损耗:逆变电器相关损耗包含逆变电器自身损耗,直流电转换交流电中MPPT追踪导致的损耗。AC线缆损耗指AC输出到变压器连接点间造成的损耗DC线缆损耗指光伏阵列,汇流箱输出端至逆变器DC输入端造成的损耗。3.线缆损耗线缆损耗主要是由于电压降导致的欧姆损耗,需基于项目实际使用线缆情况而决定。如何计算不匹配损耗:1.根据电流的分布特征2.不同辐射下的分流电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优化:使用组串逆变电器进行短路电流分档总体来说,由于工厂生产流程改进,失配损耗已经被减小。

逆变电器自身损耗主要包含有:逆变电器的效率过载损耗功率阀值损耗过电压损耗电压阀值损耗名词解释:阈值电压(Thresholdvoltage):通常将传输特性曲线中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改变而急剧变化转折区的中点对应的输入电压称为阈值电压.在描述不同的器件时具有不同的参数。1.失配损耗:组串及光伏阵列由于组串单独组件及不同组串间输出不匹配所导致的损耗。比如增强了原来比较分散的家庭纽带关系,促进了反移民思潮的兴盛,增加了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兴趣等。

该报告的研究课题是:CSP电站对当地居民是否有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影响?是如何影响的?到哪种程度,CSP电站对当地居民的基本生计和需求会造成负面影响?图:光热电站在北非沙漠科技计划Desertec 中可发挥重大作用。摩洛哥的能源问题无万全方案伍珀塔尔研究所的Viebahn说:从电站的负面影响角度考虑的话,有人支持使用化石能源或者其他类型的传统能源,因为NOOR I电站也有不足的地方。预计到2030年,国内能源需求量将增加3倍,其中电力需求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两番。今年6月份,欧盟委会会出台的进度报告中指出,去年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达15.3%。

这一结论被一份研究报告所证实,该报告由非政府组织德国观察和德国伍珀塔尔研究所联合撰写。设立NOOR规划的目的在于确保居民的能源供应,满足经济生产的能源需求。

上半年光伏装机仅达四成 完成17.8GW装机目标有难度?

Viebahn表示,抛开研究报告中所说的积极影响,CSP电站确实不能全面解决摩洛哥的迫切能源需求。摩洛哥在瓦尔扎扎特还将建设两个光热电站,即NOOR2和NOOR3电站,预计2019年投运。在北非地区,CSP电站不仅仅为非洲大陆和地中海南部地区供应持续稳定的电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而且还促进了当地的区域发展。(图为DLR示范电站)该研究报告以北非摩洛哥瓦尔扎扎特160MW NOOR1电站为案例,旨在研究CSP电站对其周边的影响效益

JPEA于2013年12月发行了JPEA PV Outlook 2030,提出了2030年日本的光伏发电累计导入量目标为100GW。JPEA表示,即使在政府确定能源构成后,JPEA也不会改变此前提出的光伏发电导入量目标,并预测道:政府的能源构成预测2030年7%,将在2020年提前达成,2030年将达到11%。其中,光伏电源占7%,为64GW。2015年4月又出了其姊妹篇,将2013年版中2020年日本的累计导入量49.4GW的预测上调到了65.7GW。

日本光伏发电协会(JPEA)7月22日就光伏发电市场的最新动向和将于7月29日开始举行的PV Japan2015的概要,举行了记者发布会。日本政府7月17日正式确定了长期能源供求预测,该预测决定了2030年度的理想电源构成(优化组合)等。

上半年光伏装机仅达四成 完成17.8GW装机目标有难度?

会上除公布2014年度日本的太阳能电池供货量达到了9.2GW外,还预测政府的长期能源供求预测中提出的2030年度太阳能导入量达到64GW的目标可提前达成。光伏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增长有低于预期的可能,要达到24%的目标,光伏的比例需要增至至11%左右。

JPEA秘书长龟田正明的看法是:能源构成中的2030年度可再生能源比例为22~24%但麻省理工在上述报告中表示,尽管晶硅主宰当下全球光伏产业,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电力批发市场,太阳能发电成本必须要保持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晶硅企业的技术突破之路已经越来越难走。《意见》区别于以往政策,明确将硅基、铜铟镓硒、碲化镉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2%、13%、13%和12%以上的企业定位为行业领跑者,且将以政策资金和政府采购方式对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进行政策倾斜,有观点指出这体现出国家相关机构对于薄膜发电的信心。随着资金投入与技术进步,薄膜太阳能将在世界电力市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无独有偶,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太阳能中心主任陈颉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也曾指出,晶硅和薄膜各具优劣,但由于薄膜电池,特别是铜铟镓硒电池在光照不足时仍可发电,对温度的变化也不敏感,所以在实际发电量上薄膜的优势更为突出,它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不久前发布的《太阳能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薄膜太阳能技术可以减少光伏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制造投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在未来,用社会可接受的价格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将成为现实。

对于转化率的问题,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太阳能中心主任陈颉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介绍:公允地说,晶硅和薄膜各具优劣,但由于薄膜电池,特别是铜铟镓硒电池在光照不足时仍可发电,对温度的变化也不敏感,所以在实际发电量上薄膜的优势更为突出,它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与晶硅相比,薄膜技术是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等基底上沉积上一层或多层很薄的光伏材料,这种工艺可以减少系统的材料使用,降低制造支出。

为技术与市场开路,中美光伏政策向薄膜倾斜薄膜太阳能曾遭人诟病的一个缺点是转化率低,而近年来,薄膜的转换效率已经取得巨大突破,美国First Solar最近宣布,其碲化镉(CdTe)组件的转换率首次超越多晶硅,达到创纪录的18.6%。在美国,光伏系统的非模块或平衡系统(BOS)成本占到太阳能地面电站价格的65%,在普通住宅使用的屋顶太阳能方面,BOS更是占到85%的成本。

研究人员认为,晶体硅技术具有内在缺陷,其生产环节非常复杂,光吸收效率低下,这也导致了晶硅太阳能面板需要使用很厚的晶硅片。目前,商业化薄膜材料的光吸收效率为单晶硅的10-100倍,因而其材料只有几微米厚。

对生产碲化镉(CdTe)的美国First Solar,生产铜铟镓硒(CIGS)的日本Solar Frontier和中国汉能来说,它们拥有技术先进的工厂,可以高效、自动化地生产薄膜模组,并通过更低的BOS价格来降低模组的每瓦成本。这一观点在近期三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中也得到了印证。薄膜发电降低成本潜力巨大,将成为太阳能主导技术从市场现状来看,目前较大的薄膜电池生产商主要有美国First Solar,日本Solar Frontier、Sharp Solar和中国汉能等企业,其装机容量与晶硅相比有较大差距。而薄膜太阳能技术,由于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材料系统和器件结构,有望利用更简洁的制造方式,更少的原料来实现更优越的性能。

所以薄膜技术是太阳能实现成本大幅下降的最可能途径。这些由玻璃封装的笨重的晶硅片,不仅导致了电池组件的刚性易碎,重量大等性质,也造成了光伏系统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在铜铟镓硒方面,中国企业汉能的CIGS组件的最高转化率更是达到21%。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转向薄膜太阳能这种面向未来的技术,降低晶硅电池投入,因为这种短期研究已没有太大价值。

从麻省理工的报告中亦不难看出,欧美各国已把薄膜太阳能作为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加以扶持在市场准入标准方面,对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汉能研发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意见》设置的门槛较低。

汉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永远像小孩一样需要母亲的庇护,是无法健康成长的。这显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问: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分布式发电会成为未来光伏产业的主流模式吗?庄大明:目前国家每年下发给各省自治区的光伏配额分为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发电两部分。

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第三,《意见》中的导向性也是亮点。

学界许多人士认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最终会被淘汰,而铜铟镓硒等薄膜太阳能电池是能够替代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未来前景广阔的技术,国家抱有支持的态度。

当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本控制的完善,作为研发机构和企业,也需要自主提高性能,降低成本,逐渐摆脱国家的扶持。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责任编辑:宜兰县)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